设备的主要参数:
一、手持平板主机
手持平板主机主要参数:
1、不低于 Intel 1.44G 处理器;
2、不低于 4GB 内存和 64G 存储;
3、防水、防尘、防摔三防加固,电容式触摸屏;
4、不低于 10.1 寸 IPS 高亮显示屏,分辨率不低于
1280*800;
5、续航时间不低于 8H;(需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证明材料)
6、应外置无线接收装置,实现与无线微震传感器的连接;
7、内置微震系统分析管理软件,即开即用。
二、系统分析管理软件
1、探测模式功能,系统应具备全部无线微震传感器的探测
模式;
2、检测及报警功能,系统应具备车辆人员探测报警功能,
当被探测车辆上有人时,系统应能探测到,同时播放语音并
发出红色警报提示;当被探测车辆上无人时,系统探测完
毕,播放语音并发出绿色提示;
3、系统应具备探测时间设置功能,设置范围为 7s~30s,以
便根据现场环境设定;
4、系统应具备微震传感器监视功能,通过客户端软件实时
显示微震传感器的波形信号;
5、系统应具备自检功能,检测微震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和电
量状态并在客户端软件显示,其中电量以百分比数值和图标
形式显示;
6、系统应具备故障报警功能,当检测到微震传感器的连接
异常时,客户端软件应产生故障报警;
7、系统应具备车辆检测信息录入功能,应能通过客户端软
件录入驾驶员身份证信息、车辆车牌,并能录入车辆其它信
息;
8、无线传感器应具备防丢功能,当车辆人员检测结束后,
传感器离开检测区域时,系统应能以语音和文字方式同时提
示传感器丢失;
9、环境震动等级评估功能试验,系统应能通过地面传感器
探测环境震动情况进行评估,并以字母、文字、数字形式显
示评估等级;
10、内置操作视频及用户手册,操作人员通过查阅视频和文
档,能快速掌握设备基本操作;
11、系统应支持 AI 人工智能生命探测算法,能根据现场环
境学习优化,无需选择车型即可一键检测;
12、系统应支持外接超声波风力风速传感器及光电雨量传感
器,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测以便优化检测。
三、无线微震传感器
1. 可测低频0.4Hz~30Hz;加速度灵敏度达到 3.5V/g,加
2. 速度分辨率达到2X10-7g;
3. 无线传感器充满电后待机时间应不小于13 小时,充满电
4. 时间应小于4 小时;
5. 无线传感器支持按键自锁开关,耐久性不低于20 万次;
6. 无线传感器整体防护等级应达到GB/T 4208-2017 标准 IP68;
7. 无线传感器工作温度达到-40℃~85℃;
8. 无线传感器应具备LED 信号灯提示,当无线传感器处于无线信号传输时,传感器的绿色 LED 灯闪烁提示;当电量低于预设值时,传感器的红色 LED 灯闪烁提示,并在客户端软件产生低电量提醒;
9. 无线传感器上方和下方能磁力吸附,且应能吸附不小于5KG 金属物体而不掉落;
10. 无线传感器整体体积小于或等于75mm*75mm*130mm,整体重量(带磁力吸附部件)不超过 0.55kg;
11. 无线传感器自由跌落防摔高度≥3.0m;
12. 同时提供≥1 个地面无线传感器和≥2 个以上车辆无线 传感器,并支持同时工作。
四、触点式磁性接口充电装置
1、充电装置能同时对不少于 4 个无线传感器进行坐式充电;
2、充电装置底座通过磁力方式吸附无线传感器,以防止充电接触不稳;
3、充电装置通过弹性触点接触、无需拔插即可充电。
五、触点式磁性接口充电装置
1、充电装置能同时对不少于 4 个无线传感器进行坐式充电;
2、充电装置底座通过磁力方式吸附无线传感器,以防止充电接触不稳;
3、充电装置通过弹性触点接触、无需拔插即可充电。
六.无线收发装置
1、采用 RF 射频无线传输方式,私有加密无线数据传输协议,非本系统无线设备无法接入系统和窃取检测数据;
2、系统无线微震传感器无线传输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50m;
3、单个无线接收装置应能连接不少于 10 个无线微震传感器;
4、工作温度满足-20℃~60℃。
六、便携运输装置
1、外形尺寸不大于 532mm*314mm*225mm,带滑轮和拖杆;
2、箱体黑色,工程塑料,可抗紫外线辐射、耐强力冲击、
抗磨损、抗老化、可阻燃;
3、温度范围:-40℃~90℃;
4、防护等级:≥IP67;
5、整套系统的重量不超过 15kg。